首页 > 检测新闻  >  知识百科>正文
案例分析:不锈钢化学成分偏差 浏览:4032 时间:2019-1-8 发布者: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你的产品也想显示在这里! 有产品需要推广!请联系微信进行推广策划。
UMe检测网提供专业的实验室管理系统(Lims),适用于中小型企业,查看详情
  案例概况:

  客户投诉说,该客户采购的316L不锈钢经其公司质检部门检测,镍含量不达标。

  案例分析:

  经初步确认,该公司所投诉的为北美进口316L不锈钢,规格为20×2000×6000mm,数量为一张。

  当时316L价格较高,所以该质量异议涉及金额较大。

  客户出示了两张表单,一张是钢板的质保书,上面写明该钢种执行的是ASTM标准,其中镍含量为10.09%;

  另一张是该公司的化验报告,镍含量为9.81%。化验报告和质保书不一致,最重要的是,化验报告的镍含量未达到ASTM标准规定。

  市场上现有的316L大部分是按照美标来生产的。出于成本考虑,钢厂一般把产品的镍含量尽量往下限靠。

  我国国标GBT4237-2007中规定,316L的镍含量为10~14%,美标ASTM A240中规定,316L的镍含量为10~14%,而日标JIS G4304中则规定,316L的镍含量为12~15%。所以国标美标和日标在镍含量上有2%的区别。

  该客户采购的316L执行的美标,所以镍含量应该达到10%标准,客户化验结果为9.81%,显然是不达标的。

  但是考虑到炼钢过程中结晶时,各元素可能出现不均匀性分布(偏析),所以成品化学成分是允许有一定的偏差的,。

  由于客诉人员手头没有相关美国标准,就参考《GBT 222-2006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标准。

  标准规定,当钢材中镍含量大于5%时,镍含量允许的下偏差为0.1%,也就是说,316L的镍含量应不小于9.9%。从化验报告结果来看,该钢板仍不合格。

  处理结果:

  由于该钢板为进口钢板,处理手续繁琐,为保险起见,客诉人员提议再取样,再到当地有资质的质检部门进行化验,待出结果后再行处理。

  从送样至质监所到出检测报告,用了3天时间,检测报告结果是该钢种镍含量为10.03%,达到了美标规定的下限,属于合格产品。

  客诉人员将该报告发至客户,告知客户可以安全使用该钢板。该起质量异议的结果比较。公司与客户都比较满意。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处理的一般流程。先查质保书,确认产品,如果方便的话,可以要求钢厂派人处理。如果客户的检验报告非权威机构的报告,则可以采样至具有资质的质监所去化验。

  考虑的旅途远的因素,也可要求客户自行去质监所进行化验,费用等待报告结果再进行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