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微生物研究所
UMe检测专注互联网+检验检测
    <$=The ProductType=#>
Ume通
7
  • 广州市微生物研究所
  • 联系:微生物
  • 机:020-61302680
  • 固话:020-61302680
  • 保证金: 0元 用途阐述
  • 平台客服: 平台客服
最新资讯
广州市微生物研究所
广州市微生物研究所(广州工业微生物检测中心)是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属下的具有独立事业法人资格的第三方检测服务机构。中心依托广州市微生物研究所雄厚的科研实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构建起完备的微生物、理化检测平台。中心于1998年通过了计量认证(CMA),2003年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
资质证书
新闻资讯

纺织品抗菌测试标准比较

2018-12-27 21:23:39 来源:<$=The NewsSubBy=#> 浏览:2644次

纺织品抗菌测试标准比较,纺织品抗菌测试标准通常有以下抗菌标准:

GB/T 15979-1995《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附录B中的“产品抑菌和杀菌性能与稳定性测试方法”

中国卫生部的《消毒技术规范》中的抗(抑)菌试验

FZ/T 73023-2006《抗菌针织品》

AATCC100-2004《织物抗菌性能的定量评估》

JIS/L 1902-2002《纤维制品抗菌性试验方法、抗菌效果》

ASTM E2149-2001《测定动态接触条件下固定抗菌剂抗微生物活性的试验方法》

    其中,前两种方法是针对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或消毒用品的测试方法。这类产品使用时间较短,且对抗菌性能的要求较高,样品只需与菌液经过短期的接触就可以显示出抗菌效果,故在测试操作中样品与菌液的接触时间较短。抗菌纺织品与人体接触时间较长,需反复使用,需要持久的抗菌性,且抗菌性要缓慢释放,否则反而会刺激皮肤,并破坏人体正常菌群,对人体造成伤害。抗菌织物测试时,需延长样品与菌液接触的时间,显然,用前两种方法来测试和评价其抗菌性能不合适,故这两种方法已逐渐被淘汰。

    FZ/T 73023-2006《抗菌针织品》标准是继FZ/T 01021-1992《织物抗菌性能试验方法》于2004年8月被废除之后新颁布的纺织行业标准。该标准既有定性测试方法,又有定量测试中的吸收法和振荡法,而且对标准空白样的制备工艺、检验方法、标准洗涤剂配方、抗菌织物试样的洗涤试验方法及抗菌性能的评价作了详细的规定。但其把样品与菌液接触时间的培养温度定为(24±1)℃,与国外测试方法的37℃差异很大。

    AATCC 100-2004和JIS/L 1902-2002(除菌转印法国内不用)都属于吸收法。吸收法是在样品表面接种细菌,对吸水性较好的抗菌织物测试比较准确,但是对于吸水性差甚至拒水织物来说,不仅难测试,且测试结果也不准确。AATCC 100未提及菌的转种方式,也没有抗菌评定基准。JIS/L 1902则在AATCC 100的基础上进行了很大的改进,对试验条件都有明确的规定,特别是对接种用菌的培养方式要求很严格。它采用20mL小瓶,解决了AATCC 100用250 mL三角烧瓶测试中所遇到的一些难题,并扩大了测试的使用范围。但是,国内生产这种小瓶的质量无法与日本相比,一经高压消毒后:瓶盖易变形,瓶子不密封,易导致洗脱菌液时液体溢出等安全问题,故限制了某些测试单位的使用。

    ASTM E2149-2001是一种振荡测试法,测试操作比吸收法简单,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测试方法。振荡法是在一定液体中接种细菌,对于试样的吸水性要求不高,对于纤维,不论是粉末状或羽绒羽毛,或凹凸不平的织物,任意形状的试样都能应用,且对非溶出型和溶出型抗菌织物的测试都非常适用。该测试方法不仅可以测试织物,还可以测试粉状和颗粒状材料,以及其它表面处理固体材料。但是,该标准试验条件规定不明确,变动幅度大,如振荡速率、振荡时间和温度等可根据测试者随意调节操作。若无统一的测试条件,测试结果无可比性。

各标准测试细节对比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