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e检测服务云平台

资讯中心

  • 搜索
热门:检测实单 认证 食品检测 水质检测 EMC 材料分析 农产品 DIN55473和DIN认证 检测
当前位置: UMe检测 > 检测新闻> 行业新闻>正文
网站自动为你推荐的相关检测服务
  • 自己做的食物比买的安全?错!DIY才是健康杀手
  • 2442     时间:2018-11-30 发布者:东莞精准通检测认证股份有限公司
  • UMe检测网提供专业的实验室管理系统(Lims),适用于中小型企业,查看详情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让大家觉得,市场上的食品都存在安全隐患,啥都不敢吃,还不如自己做!于是开始尝试自己学习制作各种食品,不仅能感受到DIY的乐趣,更重要的是,认为自己做出来的东西绝对能保证干净卫生。

    但是,很多大家都忽视了一个重点,那就是自己制作的食物存在的微生物污染是比买的东西出现微生物污染的概率更大而且,有些食品制作工序是很严苛的,一旦做不到位很可能产生大量毒素和病菌……


    将近一半食物中毒是在家里发生的

    虽然,自己家里制作的东西,不会加入添加剂,亲手自制的过程中也能保证干净卫生。但其实即细菌、病毒、真菌等更易滋生。

    据统计,将近有一半的食物中毒人群是发生在家里的,原因就是吃了被微生物污染的食物。

    小提示

    熟食应放在高于60或0-6℃的环境中保存,前者但因为持续加热二导致很多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的含量大幅度下降。所以不如冷藏,在吃之前短时间煮沸杀死细菌。而放置于室温中,只有几个小时,也容易产生细菌繁殖的隐患。


    哪些自制食物易产生毒素

    自制臭豆腐

    自制发酵豆制品(豆瓣酱、臭豆腐)易污染上肉毒杆菌

    据介绍,肉毒杆菌外毒素是种嗜神经毒素,在已知外毒素中毒性最强。人食入含毒素的食品后,即可发生中毒,成人致死量为0.01mg。临床表现主要为各种麻痹及胃肠道症状,危害严重,病死率很高。

    自制药酒

    市面上所售药酒都有固定配方,符合中医方药理论。但也有一些是流传于民间的“方子”,没有经过长期临床应用的检验,其有效性和安全性都不能保证。这一方面,老百姓往往不够重视,经常随意调配中药,浸泡药酒饮用。而不合理的配方所酿的药酒会失去原有功效,饮用无益,还会留下很多安全隐患,适得其反,损害身体健康,严重的还可能引起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自酿葡萄酒

    两大隐患,细菌污染和甲醇残留

    灭菌首先应该做到在酿造过程中,每一个关键环节都要对所用的器具、容器做好灭菌处理,不要给有害菌留下可乘之机。

    并且全程封闭无菌,否则不要食用。如果发现发酵中的原料长出白毛或散发不正常的酸臭味,就是被细菌污染了,不应再食用。

    自酿过程中,甲醇浓度很难达到对人体有害的浓度,因为葡萄酒并没有蒸馏的步骤,不会造成甲醇富集。所以,也不一定会使人中毒,但仍需要注意。

    小提示:

    自酿之前一定要先找专业人士请教,或者找一本靠谱的、专业的书,先把方法学会,不要盲目自酿。因为自酿还是有一定技术门槛的,如果盲目自酿,很可能浪费时间、浪费葡萄,还酿不出好的葡萄酒。

    自制水果酵素中毒

    酵素其实就是一种酶。在家中自制水果酵素缺少灭菌、消毒等环节,稍有不慎就会使发酵过程中的细菌快速生长,服用后很可能伤害肠胃。

    小提示

    水果洗干净直接吃才会保证完整吸收营养。新鲜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切开后用糖腌,会破坏并导致这些有效成分的流失。

    自制泡菜

    自制发酵食品,可能存在亚硝酸盐的风险。

    常见泡菜的腌制高峰一般在4-10天左右,这个因温度、盐度、蔬菜的种类等一些因素有关,一般认为一个星期左右达高峰。然后,再过10天左右,亚硝酸盐的含量就趋于平缓了。所以,一般推荐腌菜要等到15-20天左右吃。如果自制发酵泡菜,一定要腌透了再吃。

    自制酸奶

    自制酸奶也会中毒,你一定以为我在开玩笑……

    小提示
    用之前做好的酸奶作为菌种,即使是冷藏放置,很有可能滋生细菌。而且食用对象是免疫力底下的婴儿,更应该注意,从源头把控,用乳酸菌粉发酵。

    自制冰淇淋中毒

    中毒原因仍然是细菌污染,虽然是个别现象,但竟是冷加工的东西,更应该注意了是不是?

    自榨油中毒

    某宝上很火的小型榨油机,宣传可以自己在家压榨油食用。直接将菜籽、芝麻、花生、亚麻籽等油料种子放入小型榨油机中,然后经过物理式挤压、过滤得到。榨出来的油闻起来确实比超市买的由现代工业技术制成的“浸出油”更香醇,并且是无污染、无添加。

    自榨油最严重的问题,除了细菌污染,就是黄曲霉素超标!黄曲霉素被世界卫生组织划定为1类致癌物,毒性比砒霜大68倍,仅次于肉毒霉素。

    不同于专业榨油,自榨食用油选用的原料并没有经过严格的筛选,且家庭也不具备检验和处理黄曲霉毒素的设备和技术。如果原料比如花生发生霉变,单从肉眼是观察不到的,极易出现黄曲霉素超标的情况。长期食用这类被污染的油,后果不堪设想。


  • [上一条]:代办CCC认证需要多少钱

    [下一条]:干洗的衣物安全吗?是否会有化学残留?

想资讯出现这里!请联系微信进行推广策划。
检测资讯
最新询盘
最新机构
检测服务
2025-4-30 21:05:44